详细内容


中国备战“迎峰度夏” 连续强调不得与民争电  Date: 2012/6/15  View: 777


  去年在“桑拿天”中汗流浃背的部分居民,今年或可安享空调带来的凉爽。

  骄阳似火,蛙叫蝉鸣。“电力缺口”伴随着夏日热浪如期来袭,今夏南方是否会大面积“电荒”,煤电矛盾该怎样解决,各地将如何平稳“迎峰度夏”?中新网能源频道将在今年夏天,追踪关注“迎峰度夏”,为您解析电的“忧伤”和“希望”。

  追踪关注“迎峰度夏”之一

  中国备战“迎峰度夏”连续强调不得与民争电

  去年夏天南方的大面积“电荒”让人记忆犹新,最高级别的电荒“红色预警”更是从夏天“红”到了秋天。根据发改委等部门对今年“迎峰度夏”形势的预计,今年电力缺口明显减少,最大缺口时也仅为“蓝色预警”,属于《有序用电管理办法》中规定的最轻一级缺电。而能源局再次特别强调:不能拉限老百姓用电。此前,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也明确表示:绝不允许与民争电。去年在“桑拿天”中汗流浃背的部分居民,今年或可安享空调带来的凉爽。

  电力缺口明显减小最大时仅属“蓝色”最低级别预警

  根据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,1-5月,全社会用电量1.96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8%,增幅回落6.2个百分点,为近几年较低水平。分地区看,全国有6个省区低于3%,5月当月有3个省市用电负增长。

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巡视员鲁俊岭表示,初步预计,今年迎峰度夏期间,最大日用电量有可能达到155-160亿千瓦时,比去年峰值提高3-6%,高峰时段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在1800万千瓦左右,偏紧地区主要是浙江、广东、江苏、河北、重庆等地。如果出现汛期来水丰枯急转、高温高湿天气持续时间过长等极端情况,电力缺口有可能进一步扩大。

  鲁俊岭介绍说,与往年相比,今年电力缺口明显减少,总体测算,最大缺口占最大用电负荷的比重不到3%,属于《有序用电管理办法》中规定的最轻一级缺电,即蓝色预警、缺口小于5%;持续时间将明显缩短,影响的电量也将明显减少。“尖峰时段存在少量供电缺口的情况,在其他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也难以杜绝,是电力行业面临的一个共性难题。”鲁俊岭说。

  动力煤接连下跌电厂库存富裕

  去年“迎峰度夏”遭遇“煤荒”、“电荒”和“油荒”的高度重叠,而三者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。从目前情况来看,经济下行趋势明显,电力需求量降低;国内成品油价格“两连跌”,受国际油价影响,尚有“三连跌”趋势;而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刚刚“六连跌”,创下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以来的单周最大跌幅。煤、电、油的供需都没有去年那般紧俏,而因为入夏以来南方雨水充沛,今夏水电出力情况也将好于去年。

 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表示,今年以来,煤炭供给比以往有明显的改善,煤炭产量以及铁路、公路、港口的发送量都在持续增加,库存在增加。秦皇岛煤炭库存量已经到了900万吨,全国重点电厂存煤9313万吨,能够够用28天,这两项指标都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。另外,国际煤价在下降,进口在增加,煤炭供应还是比较宽松的。“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,煤炭需求量会有所增加,但是供应能力还是有保证的,预计不会出现紧张的态势,会保持总体平衡的一个态势。”魏鹏远说。

  重点监控“两高”企业不对百姓“拉闸”

  去年夏天广西、湖南等地区因“电荒”、电压不稳等原因,造成部分居民用电时断时续,局部地区的商场、办公场所等公共区域每周限开空调,桑拿天中的溽热让当地居民苦不堪言。

  今年夏天,在“迎峰度夏”形势明显好于去年的情况下,有关部门再次特别强调:不能拉限老百姓用电。鲁俊岭表示,今年将严格控制“两高”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用电,压减不合理用电需求;在缺口缩小时,及时释放用电负荷,减少不必要的限电损失;注重运用技术手段,提高有序用电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。

  而往年各地迎峰度夏的成功经验,今年也将有选择地进行推广、借鉴。

  鲁俊岭表示,比如,在电力缺口较大地区,一方面可以借鉴浙江等地的经验,在用电最高峰时段,组织一些产品销售困难、非连续性生产而又耗电较多的企业集中安排设备检修,实施错峰用电;另一方面可以借鉴重庆的经验,组织专人对公用线和专用线有序用电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,确保对公用线路“限电到户”和“限电不拉路”,不影响居民生活用电。

  而在“迎峰度夏”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,将积极开展城市综合试点,加快建立并推进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应用;其他地区要借鉴宁夏、内蒙古等地的做法,尽快出台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。各地要加强对电网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的考核。

  在此之前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、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2012年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要求,各地经济运行调节部门、电网企业要明确保障范围,强化工作责任,制定完善措施,加强监督检查,绝不允许与民争电。

 ( 深圳市绿色低碳科技促进会 www.szdt.com )

[ 关 闭 此 页 ]




深圳金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厚和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兴隆源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绿吧科技有限公司

设为首页 | 关于促进会 | 版权声明 | 友情链接 | 联系我们 | 人才招聘 | 网站地图 |

Copyright @ 2009-2010 Szdt.org All Right Reserved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深圳市绿色低碳科技促进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3689号 | 技术支持:达人网络  贵溪辉煌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